血栓形成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TTS),也称为 疫苗诱导的血栓形成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VIPIT) 或 疫苗诱导的免疫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 (VITT),是一种罕见的综合症,在接受 腺病毒载体 新冠肺炎 疫苗,例如 Vaxzevria(阿斯利康)和强生/杨森 COVID-19 疫苗。
请注意:澳大利亚不再提供腺病毒载体 COVID-19 疫苗。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什么是语音合成?
该综合征的特征是血栓形成(血块)和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低),通常在接种疫苗后 4-42 天内出现症状。
根据疾病控制中心 (CDC),TTS 根据血栓形成的位置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 2 级。病例根据最近是否接触过肝素进一步分类。
第 1 层:
- 不常见的血栓形成部位(例如脑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CVST] 或肠道 - 例如内脏静脉,与肠缺血和手术相关,门静脉或其他罕见的静脉和动脉血栓形成)
- 也可能同时在更常见的位置发生血栓形成(例如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
- 血小板计数 < 150,000 每微升
- 阳性 (+) 抗 PF4 ELISA 结果支持,但不是诊断所必需的。
2级:
- 血栓形成的常见部位,如腿部或肺部(例如静脉血栓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
- 血小板计数 < 150,000 每微升
- 需要阳性抗 PF4 ELISA 结果。
第 1 级往往与更严重的表现相关,并且比第 2 级具有更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风险。有证据表明,第 1 级在较年轻的年龄组中更为常见。
腺病毒载体疫苗是如何触发 TTS 的?
TTS 是如何被触发的确切机制仍在调查中,但大多数病例与抗 PF4 抗体的发现有关。没有明确的诊断标记来表明谁有患这种综合征的风险。目前正在对此进行调查。
TTS 似乎类似于一种称为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HIT) 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即对肝素药物的免疫反应影响血小板功能,导致血栓形成(凝块)。
TTS的风险
据估计,Vaxzevria(阿斯利康)第 1 剂后发生 TTS 的风险约为每 100,000 人 2.6 人,其中 60 岁以下的人会经历更严重的后果。第 2 剂后发生 TTS 的风险要低得多。
接受腺病毒载体疫苗后发生其他凝血障碍的风险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腺病毒载体疫苗会增加发生其他独立血栓形成(例如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心肌梗塞、中风的其他凝血障碍)的总体风险超过一般人群的基线率。
TTS 不同于其他常见诊断的血栓形成,因为它是由对特定类型疫苗的免疫反应引发的,然后导致结合 两个都 血栓形成(凝块)和血小板减少症(低血小板计数)。
资源
- MJA: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疫苗诱导的免疫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和管理方法
-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血栓与止血协会 (THANZ) 多学科 VITT 医生指南
- HealthPathways 血栓形成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TTS) 通路(需要登录)
- ATAGI 关于使用 COVID-19 疫苗阿斯利康的修订建议声明,2021 年 6 月 17 日
- ATAGI:ATAGI 和 THANZ 关于伴有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TTS) 的血栓形成和 COVID-19 阿斯利康的使用的联合声明
- THANZ 血液学家咨询声明,2021 年 8 月 19 日:疑似疫苗诱导的免疫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 (VITT)
- 澳大利亚急诊医学院:接种 COVID-19 疫苗后出现血栓形成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 COVID-19 疫苗接种——免疫接种提供者关于 COVID-19 疫苗接种后血栓形成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TTS) 的信息
- 关于阿斯利康 COVID-19 疫苗和血栓形成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TTS) 的患者信息表
作者: Daryl Cheng(皇家儿童医院儿科医生)、Francesca Machingaifa(MVEC 教育护士协调员)、Davina Buntsma(MVEC 免疫研究员)和 Rachael McGuire(MVEC 教育护士协调员)
审核人: Linny Kimly Phuong(免疫顾问,SAEFVIC)、Rachael McGuire(MVEC 教育护士协调员)和 Hannah Morgan(流行病学家,SAEFVIC)
日期: 2023 年 5 月 2 日
本章节内的材料将随着新信息和新疫苗的出现而进行更新。墨尔本疫苗教育中心(MVEC)职员定期审阅材料的准确性。
本站点的信息并非针对你个人健康或你家人个人健康的特定、专业的医疗建议。对于医疗方面的问题,包括有关免疫接种、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的决定,你务必咨询医疗保健专业人士。